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,是實施“互聯網+”行動的主戰場。我國是製造業大國,也是互聯網大國,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,有利於形成疊加效應、聚合效應、倍增效應,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產體係轉換,前景廣闊、潛力巨大。當前,我國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步伐不斷加快,在激發“雙創”活力、培育新模式新業態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麵已初顯成效,但仍存在平台支撐不足、核心技術薄弱、應用水平不高、安全保障有待加強、體製機製亟需完善等問題。
5月20日,國務院印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。意見要求支持製造型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;計劃到2018年年底製造業重點行業企業互聯網雙創平台普及率達到80%,相比2015年底,工業雲企業用戶翻一番,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2%,庫存周轉率提高25%,能源利用率提高5%。要求強化製造業自動化、智能化基礎技術;完善國企內部創新組織體係,探索引入有限合夥製。
意見提出七項主要任務:一是打造製造企業互聯網“雙創”平台;二是推動互聯網企業構建製造業“雙創”服務體係;三是支持製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;四是培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模式;五是強化融合發展基礎支撐;六是提升融合發展係統解決方案能力;七是提高工業信息係統安全水平。
總體目標:到2018年底,製造業重點行業骨幹企業互聯網“雙創”平台普及率達到80%,相比2015年底,工業雲企業用戶翻一番,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2%,庫存周轉率提高25%,能源利用率提高5%。製造業互聯網“雙創”平台成為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來源,形成一批示範引領效應較強的製造新模式,初步形成跨界融合的製造業新生態,製造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,成為鞏固我國製造業大國地位、加快向製造強國邁進的核心驅動力。
到2025年,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邁上新台階,融合“雙創”體係基本完備,融合發展新模式廣泛普及,新型製造體係基本形成,製造業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。